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全国重点党报总编看特区:创新厦门带来惊喜不断

xm.fjsen.com 2011-12-11 17:11  陈冬 蓝碧霞 来源:厦门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厦工厂房内,记者占据制高点拍摄生产线。

党报总编、记者在海翼集团厦工装载机生产线参观、采访。

摄影/记者 王火炎 陈立新(除署名外)

   走进厦工

老国企华丽转身

昨日上午,“全国重点党报总编看特区”采访团一行,走进海翼集团旗下企业——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工”),探寻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企业勃勃发展生机的活力源泉。

60年积淀引领行业发展

位于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的厦工,规模宏大,拥有年生产装载机40000台、挖掘机10000台、叉车10000台、道路机械5000台的生产能力,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然而在60年前,厦工的创业基础仅是6台旧机床、26名员工和1.8万元固定资产。

60年变迁,厦工大胆搞活创新机制,开创了多个第一:1964年率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轮式装载机;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创“专业化协作+社会化流通”的商业模式,被称为机械行业的“厦工模式”;在技术上自主创新,先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国内最大的980S装载机、中轴距装载机、天然气能源动力装载机等;1992年和2010年,厦工分别远征南极、北极,真正让产品覆盖全球等等。

采访团成员深入厦工挖掘机总装车间和装载机总装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丰富的产品系列和繁忙有序的生产现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厦工作为一家老国企,如何在改革浪潮中实现华丽转身”,“厦工的技术为何总能给人惊喜”,“未来五年厦工有着怎样的目标”……总编、记者不断向厦工管理层“抛出”问题。《大连日报》王晓飞对记者说,厦工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重视产品自主研发,致力产品绿色节能技术改进和产品更新换代,是民族工业的骄傲。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新的增长点,在我市培育的13个制造业百亿产值产业链、产业集群中,工程机械是优势产业中最为成熟的产业链,当前,厦工正抓紧实施挖掘机二期技改项目,扩大产能,于2012年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挖掘机15000台的产能,新增产能12000台。未来五年,厦工将按照“强化绿色核心竞争能力,聚焦价值提升,实现有质量的高速增长”的战略总方针继续前行。

三大品牌推动经济发展

除了厦工外,海翼集团还着力打造“海翼”、“金龙”核心投资品牌。三大品牌,正在推动着厦门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作为省委省政府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及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力量,海翼集团不断整合、变革、创新、提升,参与开发建设总规划用地面积达1500多万平方米的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集聚了以厦工、金龙为龙头,以数百家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工程机械和汽车这两个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焕发出一派勃勃生机。

采访中,总编、记者们深深感受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目前,海翼集团旗下的“厦工”和“金龙”都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他们说,在实现企业的升级、跨越发展中,厦门完全可以继续发挥优势,引进高端人才,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在海西经济区中发挥骨干作用。

(记者 陈冬 蓝碧霞)

走进科技创新园

打造低碳样板

党报总编、记者兴致勃勃地登上高楼,俯瞰厦门科技创新园的建设场景。

昨日上午,从集美大桥到环东海域的第一站,在一片平地上建起的两座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引起党报总编、记者们的注目。同安区委副书记黄燕添说,这里未来将是一个可研发、可办公、可居住、可休闲、可观光的全新“科技创新园”。它与被称为“美国的创新中心”的迈阿密有着同样的起点,将成为“创新厦门”的典范。

在厦门科技创新园指挥部的18楼俯瞰周边,沿着滨海大道一条绿色景观带已经形成,远眺海湾绵延的金色沙滩衔接着碧海蓝天。这里还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和BRT接驳系统、实现园区绿色出行,厦门在声、光、热、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低碳、环保理念,都将在这个园区一一实践。

深圳华强也是建设低碳宜居同安新城的先行军,党报总编、记者参观了在同安新城内的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建项目。这里未来将是集创意、研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囊括创意、动漫、特种电影等内容,堪称“中国的迪斯尼”。(记者 蓝碧霞 陈冬)

 

   党报总编、记者在工地现场认真听取同安区委书记陈琛(右一)介绍环东海域片区的规划建设。

党报总编、记者在同安洪塘的“金包银”工程参观采访。

党报总编、记者在了解同安滨海新城远景规划。

   走进同安

大家真想住下来

昨日上午,10家全国重点党报的总编、记者走进同安区,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区,正在经历着凤凰涅槃一般的蜕变:一座17.5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正在崛起,未来的新城,出门是景观廊道、公园,感受的是低碳、智慧型园区,远望就是蜿蜒海岸、黄金沙滩,大家说,真想买套房子就在这里住下来。

滨海新城打造宜居环境

“同安30年的发展变化,是经济特区30年的一个缩影。”同安区委书记陈琛向党报总编、记者们介绍同安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描绘同安发展蓝图。

造地24平方公里,面积超过12个鼓浪屿,集美、同安、翔安三区连成一片,形成114平方公里的新城区,这就是环东海域。在厦门市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展览馆,几年前的旧照片还可以看出厦门整治这片海域的力度和决心。短短几年时间,过去的烂泥滩已经变成投资者争抢的“香饽饽”。

在规划馆里,图片、图表、沙盘和专题片,展示给总编、记者们一座正在崛起的同安滨海新城,这座新城起于环东海域最大内湾——同安湾。新城规划了丙洲中心文化环、运河商业带、中洲岛组团、高星级休闲度假酒店群、绵延的沙滩海岸等功能区和景观亮点,低碳环保、科技创新、凝聚活力。

青岛日报副总编辑余钦伟说,同安滨海新城的设计理念先进,科学的规划使海洋和陆地相通,真正海在城中,城在海中。

“金边”工程保障民生

随着产业升级推进,农民转换身份变成了居民。怎么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这引起党报总编、记者们的思考和追问。昨日上午参观环东海域同安洪塘“金边”工程,让大家很感兴趣,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供其他城市借鉴的做法。

政府投资4亿多元建设的“金边”工程,于2007年动工,已经建成24栋楼房投入使用。“金边”工程由同安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融资,建成后拟以成本价返售、移交给村集体按股份配售给村民。同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玺说,它既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出路问题,又为工业园区的企业员工提供生活配套。(记者 蓝碧霞 陈冬)

  【总编记者感言】

《新华日报》顾介铸

保障民生力度非常大

厦门在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排名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协调,这是非常不简单,值得大书特书。厦门把全市财政一般预算的6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保障民生力度非常大。这两天,看了很多地方听了很多情况介绍,我很深切的感受是,厦门不管做什么,都把百姓的幸福感放在第一位。比起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很少城市能比得上厦门。

《浙江日报》胡丹

厦门有创新精神

我在10年前就来过厦门,那时候的厦门很绿,这次再来我看到高楼大厦多了很多,可喜的是,城市的崛起并没有破坏原有的绿意。我们看到,演武大桥沿线的建筑立面景观改造工程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也就是厦门在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到了生态的保护与协调。

厦门有创新精神,这一点从老铁路改造成慢行道就可以看出来,每个城市都会有老建筑,如何很好地利用,厦门在这方面可以作为借鉴。厦门政府部门有服务市民、保障民生的意识,我没想到厦门的保障性住房竟然建在观音山这么风景优美的地方,还有只有公交车行驶的BRT给市民便捷的交通,充分体现政府在民生项目上很舍得。

《海南日报》张中宝

展现多视角的厦门

第一次到厦门,感觉非常棒。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政办事效率高,社会管理措施创新,科学规划引领城市有序发展,文化底蕴浓厚,真正让百姓生活得幸福,的确配得上“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荣誉称号。回去之后,我准备从鼓浪屿、社会管理创新、文明城市等三个方面入手,为海南读者展现多视角的温馨厦门,介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的好经验好做法。

《成都日报》谢晓苏

厦门未来的发展了不得

两天的行程,让我切身感受到厦门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很强的前瞻性,实现了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实地感受在建的厦门科技创新园,给予很多启发,当前,成都准备在周边打造一个产业城市,我期待通过这次的采访活动,把厦门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向当地政府汇报。厦门未来的发展了不得。

《珠海特区报》 王木林

百姓生活很有幸福感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厦门的城市规划做得非常好,较早聘请国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城市规划,在新城建设中,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避免建设中低水平的重复。厦门环境不错,人均绿化率达到40%,空气质量也很好,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百姓生活在这里很有幸福感。厦门的前景很好,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中兴起这么多座新城,未来的发展思路明朗,厦门作为海西重要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得到增强。本报记者陈冬 蓝碧霞

责任编辑:王坤明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