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200多辆校车仅69辆登记 校车超速超载现象严重

xm.fjsen.com 2011-11-17 17:01   来源:厦门晚报    我来说两句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甘肃的校车惨剧举世震惊,远在千里之外的厦门情况怎么样呢?在厦门,也有很多校车整天行驶在大街小巷,这些校车安全吗,能让家长放心吗?本报记者分几路展开调查。

岛内

12座中巴车挤了19名学生

昨天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松柏二小。在学校围墙外,停放了三四辆中巴车,这些中巴车都没有校车标识,更没有统一颜色。

一名司机告诉记者,他们属于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是学校附近社区跟公司租的车,负责每天4次接送孩子上下学,每名学生每月收180元。这名司机说,社区里的一些孩子有这个需求,再由家长跟社区反映,社区才帮他们租车。

“如果行车途中出现问题,谁负责?”记者问。这名司机说,车上除了司机,没有其他成人跟车。车子在行驶中,孩子们站在车厢内聊天,有时还打打闹闹,急刹车很容易摔倒,司机只能尽量把车开得平稳些。如果真的出了问题,他也不知道谁负责。

昨天下午4点40分左右,孩子们陆续从校园里出来上车。记者看到,有人在管理等车的队伍,但并不是老师。一辆12座的中巴车上了19个孩子,副驾驶座上挤了两个孩子,后面的座位上更拥挤,有两三个孩子只能站着。看到记者在数人数,司机匆匆关上车门,连忙把车开走了。

另外一辆19座的中巴载了25个孩子,看记者在旁边拍照,负责管理队伍的人不让孩子继续上车,关好门让司机把车开走了。  记者 吴笛

集美

校车时速达70公里 司机对限速牌视而不见

记者骑的摩托车仪表盘显示时速为50公里,却只能远远看到前面的那辆黄车,车影越来越模糊;时速加到60公里时,与那辆黄车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远;时速加到70公里时,总算能远距离跟上黄车了。这不是电影《玩命快递》的镜头,而是记者跟踪集美康德小学校车(黄车)送学生回家时的一幕。

润泽小学

校车疾驰而去,记者被甩开

昨天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灌口镇三社的集美区润泽小学。放学后,一辆车牌号为闽D88771的大巴开进校园,几分钟后,车子载满学生驶出校门。记者看到,有学生站在后排还没有坐下,大巴就启动了。记者骑摩托车紧随其后,大巴车一路疾驰,快到集灌路口时,突然朝一条水泥路拐去。记者跟到集灌路时,发现路边有两辆巡逻的警用摩托车,难道大巴在躲警方检查?

记者继续前行,在灌口中学附近的红绿灯路口,再次等到这辆大巴,大巴拐弯后,又一路疾驰,记者被甩在后面。

康德小学

校车加速,上演“疯狂的赛车”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杏滨街道的康德小学。之前停在校门口的两辆校车不见了,但是透过大门,还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朝外张望,记者决定守候校车。不一会,一辆车牌号为闽DW2598的黄色校车停在校门口,学生们上车后,校车从永泰路驶出,记者再次骑摩托车跟随。驶上西滨路之后,校车一路狂奔,将记者远远甩在后面,很快,校车就不见了。

记者再次返回康德小学门口。这时,一辆车牌号为闽DJ7802的校车又载着学生出发了。记者注意到,这辆车共载了18名学生和一名女子。

这辆车从西滨路转向杏美路,时速在50公里左右,记者骑摩托车跟在校车后,距离渐渐拉大了。随后,校车转向广兴北路,到广兴北路与新源路交叉口时,因为车多,校车刹车,记者这才赶上。

在杏西路、杏东路上,校车时速还在50公里左右,从杏东路拐向杏锦路时,校车加速了,开始上演“疯狂的赛车”。校车和记者所骑的摩托车距离越拉越远,摩托车时速达到70公里时,才勉强跟上这辆车。在杏锦路上,记者看到一块限速30公里的标志牌,可这辆校车根本没有减速,疾驰而去。

家长 司机这是在“玩命”

“时速70公里?不可能吧?”当听说送孩子回家的校车时速达70公里时,学生家长郑女士难以置信,“司机以为走的是高速公路啊?太危险了。”

郑女士说,学生放学时,路上的车很多,司机开这么快,简直是在“玩命”,对家长、对学生都不负责任。

另一位学生家长说:“学校有校车接送学生是好事,载着这么多学生不能跑这么快,一车人的生命不是儿戏。”

对于校车“飙车”的做法,很多家长表示担心。“虽然我们不希望孩子晚回家,但是我们更担心的是安全,晚一点没关系,只要平平安安就好。”学生家长陈先生说,“希望有关部门对校车加强监管,让校车永远不超载、不超速。”

记者 陈满意

  同安

  一辆三轮车挤三五个学生常有的事

晃晃悠悠的三轮车,挤满学生。

“我这车现在载5个学生了,如果顺路的话,还可以加座位,最多可载8人。”黄师傅在小学门口等学生,记者看到,他所说的车是一辆三轮自行车,他称“安全性比电动车强”。

昨天下午5时左右,记者在同安区多所小学和幼儿园采访。没到放学时间,学校外面已经围满了家长,来接学生的车辆都等候在围墙边。这些车辆各式各样,包括电动摩托车、三轮自行车、三轮摩托车等。

黄师傅年过六旬,近几年,他都骑着这辆三轮自行车,载学生上下学。“年纪大了,在家里也是闲着,就弄个自行车载学生,都是从学校到祥福市场这一线。”他说,一天4趟,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250元,“这很低了,别的车都没我的便宜。”

放学了,记者看到,多数三轮车都挤了三到五个不等的学生,每个学生带着书包,显得更拥挤了。

一位自己接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虽然三轮车开得慢,可人多,加上司机年纪一大把,不想让孩子坐这样的车。” 文/图 记者 黄文水

校车一路狂奔,真让人担心。 陈满意 摄

教育部紧急通知

开展学生上下学

交通安全检查

本报讯 据教育部网站报道,甘肃幼儿园接送幼儿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教育部高度重视,向教育系统发出紧急通知。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立即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情况排查。要逐校逐园逐生对学生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对学校和幼儿园租用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停用维修;发现有家长租用社会非法运营车辆的要予以劝阻;对农村贫困地区、交通运力比较困难的地区,当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统一为学生和幼儿配备或租用安全车辆上下学,确保中小学生和幼儿安全。

马巷中学门口接学生放学的面包车。

翔安

校车多以公交车为主

但仍有非法营运面包车

在翔安区,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车辆主要由公交车、私营面包车等组成,作为可监控的公交车,目前已覆盖了全区大部分学校,不过,受困于辖区面积大,仍有不少非法营运的面包车充当校车。

据了解,2005年,翔安区率先在我市投放5辆公交车,专门接送在新店洪前中学上学的蔡厝和后村的学生上下学,截至目前,全区4镇1街近10所中小学都采用这一方式。

据介绍,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公交车,同普通营运的公交车一样,必须在每日出场站前接受安检,司机也都是有多年开车经验的师傅,在安全上比较有保障。

不过,翔安一些农村中学的学生多来自各个村庄,很分散,一些没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就几个人凑钱雇面包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昨天傍晚5点多,在马巷中学门口,记者就看到3辆面包车,其中2辆载满学生驶离学校,一辆还在门口等学生。

马巷交警告诉记者,这些面包车基本都没有营运资质,也没有去教育部门登记,很多司机为了多赚钱,一辆车内经常多塞好几个孩子,这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隐患。这几年来,翔安交警和区教育部门就多次查到这样的超载行为。

交警表示,会一如既往地紧盯校车安全这块,并建议家长和学生,尽量不要乘坐那些安全系数较低的面包车。

文/图 记者 戴舒静

现状

200多辆校车 仅69辆登记在册

分析

校车规范化建设 仍是难题

记者 郭文娟 苏奇

目前我市的校车自购车少,租赁车多,另有没有营运资质的“黑校车”掺杂其中。多年未解的校车规范化问题仍然存在。

根据规定,校车可以采用学校自购和租赁两种方式,自购车和租赁车各有不同的使用规范。不少学校因为经费问题,为节约成本,往往使用租赁车,比如承租公交车或者旅游车。

校车,问题不少难解决

租赁校车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今年3月,我市一所小学的学生为了乘校车回家,被迫提早下课。据了解,该校只有一辆校车,其他几辆都是租的,因为租用车辆晚些时候另有安排,学生不得不提早下课赶校车。

租用旅游中巴做校车同样存在隐患。一位老师说,旅游车往往拉完旅游团直接到学校接送学生,没有像正规校车一样,在接送学生前进行车辆检查。此外,运送中,司机的规范操作也有可能偷工减料,比如车上载着学生不能去加油,哪些地点不能停靠下客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很有可能因为司机的一个不规范操作而出现差错,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即便学校使用自购车,同样存在不足。目前,我市仅有极少数学校选用专用校车,不过,因为价格较贵,学校采用率并不高。多数学校的自购车本身不是专门为运送学生而设计的,从安全性能上来说,远远不能保护自我防护能力较弱的学生。

管理,多部门要协调统筹

据教育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校车管理包括车辆管理、运营主体管理、运营过程管理和学生组织等工作,牵涉到教育、交管、安监、交警等多个业务部门,各个部门对校车的管理业务实行分块办理,在协调和统筹规划上难免存在缺失。他建议,几个相关主管部门应携手制定相应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处罚力度要足够,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实际上,校车规范化建设问题在国内各个城市都是普遍存在的难题,不少城市都在探索解决之道,只是至今尚无较完善的理想方案。比如,在校车采购方面,国内已有部分城市由政府出资统一采购,以解决校车采购资金不足问题,浙江德清就出资2000万元为小学购买仿美式校车。教育部也在全国6个城市进行试点,摸索校车规范化建设方案。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