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30周年:特区扩张岛内外不再有界线
xm.fjsen.com 2011-11-17 07:16 黄智敏 来源:
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翔安新城(张天娇摄)
第二次“变形”岛内减两区,岛外加一个区
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给厦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此后,国家又先后在海沧、杏林和集美设立了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区内可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但是,由于厦门的区划设置不是很合理,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厦门七个行政区,区级经济的规模一直不大,各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差距很大。以土地面积为例,最大的同安区是最小的鼓浪屿区的528倍,而人均财力最强的开元区是最弱的同安区的3倍多。同安区人均GDP水平只相当于岛内平均水平的1/4。岛内四区的城市化水平为92.5%,岛外三区的城市化水平仅为24%,其中同安区只有14%,大大低于全市57%的平均水平。
在此背景下,区划调整在本世纪初被提上日程。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正式作出批复,同意福建省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
在这一年内,厦门区划调整基本完成,原来的7个区(开元、思明、湖里、鼓浪屿、杏林、集美、同安)整合为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其中,湖里区行政区域保持不变;原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将同安区所辖的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新设立的翔安区管辖。
调整行政区划后,各区管辖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趋于均衡,区域之间的土地面积差距由528倍缩小为10.83倍;人口差距由29.6倍缩小为5.4倍;财政收入差距由11.5倍缩小为6.0倍。各区的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它为岛内外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