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7学子历时9个月拍纪录片《鹭漂》 关注鹭岛外来者
东南网-海峡导报11月4日讯(记者 陈捷 实习生 汤婧含 文/图) “漂”在鹭岛,你过得如何?在鹭岛变迁的岁月里,你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最近,厦大学子拍摄的纪录片《鹭漂》,走红厦门各大网站,成为鹭岛外来者热议的话题。 这部纪录片带来了一个新名词——“鹭漂”,这个词触动了很多“漂”在鹭岛者的心弦。 九个月采访了30名“鹭漂” “北有‘北漂’,南有‘鹭漂’,开放的城市有很多,但是如厦门一样开放与宽容并存的却不多。我们想借 《鹭漂》为这一群体发声,叙述他们如何为鹭岛做贡献、为自己奋斗的经历。” 创作组组长宋雪纯说,纪录片拍了九个月,采访30多位各阶层的“鹭漂”,几经易稿终于成片。 创作团队由厦门大学2008级新闻专业的宋雪纯等7位大学生组成,指导他们的是同样关注厦门外来工的台湾学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林念生。 据创作组介绍,这部纪录片于去年9月份开工,直至今年6月份才真正结束。他们平均每天至少花四个小时,试图记录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现状,真实展现 “鹭漂”这一群体的心路历程。 没有“鹭漂”就不会有鹭岛 昨日,创作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部纪录片中,他们还试图探究厦门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寻找厦门不同于其他移民城市之处,并探讨“鹭漂”对鹭岛的影响与改变。 拍摄过程中,他们发现,大多数“鹭漂”都有一个强烈的共同感——就是 “漂在鹭岛”比留在老家更好。 有的“鹭漂”说:这个城市很浪漫、很美、很温馨;还有“鹭漂”说:最终留下我的是大海。 这部纪录片也有厦门本地人的声音。不少本地人说,他们需要“鹭漂”,因为“如果外地人都不来,这里就只是一个封闭的小岛”。 面对面 “其实,‘鹭漂’一点也不漂” 昨天下午,宋雪纯和她的制作团队接受了采访。他们说,其实“鹭漂”一点也不“漂”,相反,“鹭漂”对鹭岛的归属感很强,与其他城市的“漂”一族相比,他们更加感受到鹭岛的温暖和包容。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拍摄“鹭漂”? 创作组:厦门是一个移民城市,有不少外来者在厦门工作、打拼,甚至最后在厦门安家、定居。这个群体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们为什么来厦门?他们在厦门生活得如何?其实,我们客居他乡读书,也算是“鹭漂”,同样能感同身受。 记者:纪录片为何取名《鹭漂》呢? 创作组:其实,“鹭漂”本身不漂,只是泛指漂在鹭岛的外来人员,大家都觉得好听又好记。“鹭漂”和全国其他城市的“漂”一族相比,最大差异就是“鹭漂”归属感很强。我们认为,“鹭漂”其实根本就不漂,他们和鹭岛其实融合得很好。 记者:对于“鹭漂”,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创作组:不管是从哪来,漂哪去,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调整。只有你主动去接纳鹭岛,你才会有幸福感。 议见·立场 一座城市的宽容 一座城市只有具备宽容的气质,才能让“漂”一族真正沉淀下来。厦门,正是一座心怀宽容的城市。 这种宽容来自于厦门的城市文化。作为一座海岛城市,厦门的气质是恬静、柔美的,它的居民是悠闲、大度的——不与人争,唯予人善。在《鹭漂》这部纪录片中,本地市民认为 “如果外地人都不来,这里就只是一个封闭的小岛”,就很好地体现了厦门这座城市的宽容性。 这种宽容还来自于厦门的施政理念。从硬件上讲,厦门没法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相比,但比起国内一些城市屡屡出台针对外来人员的限制政策,厦门的施政理念更多地表现出了公平、宽容——无论是户籍政策、社保政策,还是教育政策,厦门越来越体现全民化,这里的“全民”,不仅包括本市户籍人口,还涵盖了外来务工人员。 这样一座宽容的城市,无怪乎“鹭漂”们说,他们对厦门的归属感很强。 相关报道 7名厦大学生拍纪录片《鹭漂》 关注外来员工生存状态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商报记者 | 吴斯婷)16分钟长的纪录片《鹭漂》,短短3天内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1700多次。这么火的片子,你或许想不到,它的创作者是厦门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7名大四学生。这个短片,是他们用约9个月完成的一次课堂作业。短片重点关注“鹭漂”(在厦外来员工)的生存状态。 宋雪纯、吴宜浩、丁晓宇、邹璐、牟润润、李轶佳、陈琲琳,5个女生,2个男生。昨天,他们中的6位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马上要毕业离开厦门了,这是我们大学最美好的记忆之一,也是我们留给厦门最好的礼物。一切都源自对这座城市的爱。” 创造新名词“鹭漂” 大三上学期,宋雪纯等人有一门课程叫“纪录片创作”,台湾教授林念生给他们布置了课堂作业,让他们用1年时间来完成一部纪录片。当时,他们几个列了多个选题,如大学生的恋爱观、鼓浪屿老建筑等。最后,老师帮他们圈定了“鹭漂”。 能想到关注“鹭漂”这个群体缘于宋雪纯等人在网上看到的一组数据:厦门市常住人口中,约有一半是外来人口。“鹭漂”们为什么选择厦门?他们在厦门的生活如何?他们期待一个怎样的厦门?这是宋雪纯等人想通过纪录片回答的问题。 一开始,宋雪纯等人给片子起名叫《闽漂》,后来缩小了范围,改成现在的《鹭漂》。 吴宜浩说,他们7人中许多人也是“鹭漂”,他们觉得,相对于其他城市,厦门的“漂一族”比较有归属感。纪录片采访过程也验证了他们这个感觉:“鹭漂”并没有太多漂泊的感觉,也许生活压力不小,但厦门比起其他城市,给人的感觉更温暖,更有归属感。 素材长达几十小时 在约9个月的制作过程中,宋雪纯等人留下了不少文档,包括策划案、分工表、进度表、汇总报告等,总计几十份。“大家不能天天见面,大部分时候是靠这些来分工、交流,保证效率和进度。” 定了选题,然后写企划案,列出问题,再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回答这些问题,继而通过老师、同学介绍去采访。宋雪纯等人一共采访了社会各阶层近30人。 团队成员李轶佳是厦门本地人,她和爸爸、奶奶作为“三代老厦门人”一起在片中出镜。她舅舅也接受了采访。除了这一家人,片中其余的采访对象都不是厦门人,可以说都是“鹭漂”。 鹭达集团董事长张和辉也是他们的采访对象。宋雪纯说,他们是在微博上联系到张和辉的,一开始根本没指望张和辉会回复,没想到张和辉看到微博之后,主动给他们发来信息,表示愿意和他们聊聊。 对于每个采访对象,他们至少要聊1个小时,大多数采访对象他们要采访两次以上。他们拍摄的原始画面在电脑上占了300G,有几十个小时长。 他们经常周末出去采访,为了省钱都是乘公交车。用的摄像机是学院的,公交车上再怎么挤,他们也记得先要保护机器。 第一次剪辑后,他们的作品时长45分钟,跟老师要求的15分钟差得太远。他们先后做了5个版本,才形成最终作品,接着又请团队成员邹璐的妈妈帮忙配上英文字幕。 希望与打工节配合 吴宜浩知道《厦门商报》参与主办了“厦门打工节”,觉得很契合他们的选题,于是联系采访了厦门商报社社长、总编辑黄毓斌。 宋雪纯等人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鹭漂”并不了解政府推出的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好政策。于是,希望通过商报的打工节来宣传这些政策,为“鹭漂”做点实事。 面对面 第一次拍摄手一直抖 记者:《鹭漂》为什么与大家常见的纪录片不同,没有旁白? 宋雪纯等人:这是林老师要求的,他在美国留学多年,主张纪录片应该没有音乐,没有旁白,以对方的讲述为主。我们也想过要不要做一版带解说词的,但是后来想想效果不一定比现在好。 记者:这个作业,老师给你们打多少分? 宋雪纯等人:90分。按林老师的严格程度,90分应该算是挺高的了。其实,我们打了很多擦边球。老师不让用音乐,但我们还是用了鼓浪屿街头艺人唱的《鼓浪屿之波》做结尾。老师要求控制在15分钟之内,我们的片子有16分钟。 记者:这是你们第一次拍片子吗? 宋雪纯等人:是的。我们都是第一次拿机器、第一次剪辑、第一次采访……记得第一次出去拍摄的时候,我们的手一直抖,拍回来的画面都是模糊的,不能用,只好再去拍了一次。 记者:最难采访的是谁? 宋雪纯等人:是一些厦门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学者和官员比较配合我们采访。我们曾经去了好几次曾厝垵,想采访开旅馆的、开大排档的,但由于厦门本地同学没有去,我们不会说闽南话,跟他们手舞足蹈说了半天,还是被赶出来了。 我们曾经找采访对象找得很抓狂,有时在学校里看到扫地的工人、食堂打饭的员工,都想冲上去采访他们。我们也真的冲上去了,但都被拒绝了。片子里出现的货车司机、理发店店主都是我们的采访对象李晶帮忙找的。 微博上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多采访一些人,会更有深度一些。其实我们找了,但很多人不愿意接受采访。而且由于时长的限制,有六七个采访对象没有出现在最终的片子里。 记者: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采访吗? 宋雪纯等人:最大的困难其实在我们自己。很多事都要我们决定,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记者:你们怎么评价这部作品? 宋雪纯等人:很满意。我们的想法很纯粹,就是想记录这个群体。我们也做到了。 记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宋雪纯等人:我们把片子发到微博上之后,很多人转发、评价,这个片子使更多的人一起关注外来员工这个群体,大家提出了各种建议,一起为把厦门建设得更好建言献策,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吴斯婷)
|
- 2011-10-27声音碎片“拾碎”巡演火爆北京站 拟推出纪录片
- 2011-10-25崔永元拍纪录片盼唤起社会良知 自曝萌生退意(图)
- 2011-10-23纪录片《飞虎情缘》在美首映 60年中美友谊感动观众
- 2011-10-21纪录片尝试众筹模式 草根导演不再差钱
- 2011-10-17纪录片《辛亥》扮历史边缘人 口述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