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变身毒品“实验室”万人网络聊天吸毒全程直播
万人网络聊天 吸毒全程直播 公安部统一部署,破获“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厦门警方大行动,16处窝点一锅端
![]() 厦门警方在宾馆房间内抓获林某达和3名涉毒女子
![]() 网络聊天室里,女子现场直播吸毒(视频截图)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2日报道(记者 江荣义 通讯员 厦公宣)京华时报 新京报 法制日报 核心提示 网络视频聊天室里,衣着暴露的女子在音乐声中拿着“冰壶”(吸食冰毒工具)吞云吐雾。摄像头的另一端,众多男男女女呈现出吸食毒品后的亢奋状态。有人怂恿别人再吸一口,有人不断询问:“感觉怎么样?爽不爽?” 这个视频交友网站注册用户达数千万,平时在线人数几十万人,开设有3000多个“房间”,其中千余个十人房中有超过10%涉毒。 近日,公安部成功破获我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特大网络吸贩毒案,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涉案人员上万名,35岁以下的青少年超过65%,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 昨日,厦门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此次行动,厦门警方出动300多名警力,冲击涉毒窝点16处,查处涉毒人员47人,一举摧毁了在厦门的网络制毒、吸毒窝点。 全国统一行动 涉及31个省区市 涉案人员上万名 今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接到举报,有人利用网络平台聚众吸毒,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随后,甘肃兰州、陕西西安又查处了几起涉嫌网络吸毒的案件,公安部也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网络涉毒的案情汇报。 8月24日,公安部组成专案组奔赴浙江,在视频聊天网站所在地浙江金华约谈网站有关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监控,发现涉毒ID1236个。侦查发现,在视频聊天网站上进行涉毒活动的人员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 8月31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全国统一行动部署会议,这是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侦办的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活动的新类型毒品案件。 9月2日零时,各地警方统一进行排查抓捕,共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2125名,破获制贩毒案件496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44个、吸毒窝点340个、制毒工厂22个,缴获毒品308.3千克,查获枪支34支、子弹355发。 截至10月27日,“8·31”专案抓获人员中,各地共行政拘留涉毒违法嫌疑人3559名、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1206名、责令社区戒毒的吸毒人员803名,因情节轻微经教育从宽释放的3794名。在这些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超过了65%,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 厦门紧急部署 出动300多名警力 冲击涉毒窝点16处 公安部部署抓捕行动后,厦门市警方高度重视,以姜建群副局长为组长,由禁毒支队、网安支队以及相关分局组成专案领导小组,出动警力300多名,集中优势警力联手作战。 网安部门对公安部提供的上千条数据进行排查,确定了16个涉嫌网络吸贩毒的窝点,初步锁定嫌疑对象;禁毒部门及时进行实地摸排,对每个涉毒窝点的方位、格局、出入口、进出人员等进行侦察,制定了详细的抓捕方案。 大热天里断水电 瓮中捉鳖擒10人 9月2日,湖里警方侦查发现,湖里区嘉禾路某酒店式公寓的涉毒窝点是一套楼中楼,被业主分割成6套单身公寓进行出租,上下两层互不相通,每层、每间均有防盗门,无法确定嫌疑对象的具体房间位置,如何入户打开每间房间的房门,且不引起嫌疑目标的警惕从而毁灭证据,成为难题。 抓捕组兵分两路埋伏在1902室和2002室附近的楼梯间,而后联系物业对该户断水断电,推测正值夏日,室内人员应无法忍受室内高温,会主动开门。 果然,门打开了!抓捕组当场制服一名试图反抗的吸毒人员,一举抓获了10名正在吸毒的违法人员,缴获冰毒3克、麻古2粒及匕首3把。 警方冲击现场时,吸毒人员吕某斌(女、23岁、厦门人)正坐在电脑前实施网络吸毒的违法活动,她使用的电脑正是公安部监控的嫌疑目标,吕某斌对自己参与“多人视频聊天网站”的网络吸毒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杨某强(男、33岁、重庆市人)、鄢某灿(男、26岁、福建省闽清县人)因涉嫌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检察机关起诉,8名吸毒人员(其中4名为女性)被处以行政拘留,有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辍学在家“做实验” 网上贩卖制毒法 9月6日,同安警方在同安区西柯镇浦头村一林姓居民家中调查时,发现其电脑中存有大量关于制造冰毒、摇头丸、K粉等毒品的资料,三楼一闲置的房间内,还有各种容器、试剂以及3瓶溶液。经检测,3瓶溶液中,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俗称“冰毒”),为林家19岁的儿子林某达所制。 同日,另一路民警在冲击位于大同街道环城路某宾馆419房间时,当场查获4名参与网络吸毒的人员,其中一名男子就是林某达。 据林某达的母亲介绍,自家家境较好,比较宠爱独子林某达。去年5月,儿子辍学后就呆在家里睡觉、上网、听音乐,不常出门。“他经常在摆弄一些瓶瓶罐罐,用一些药水加来加去的,问他干什么,他不告诉我。”她说,儿子还一度把房间锁起来,后来她才知道儿子是在制作毒品。 林某达说,自己是学化学的,当时想试着制作冰毒看看。“要是能研制成功,那可不得了。”去年6月起,他买了烧杯、量筒等工具和碘试剂,开始在家里“做实验”。 第一次制毒是去年12月,第二次是今年2月,均以失败告终。今年8月,他购买了少量的冰毒回来作比较,第三次试验,终于合成黄色晶体3克。于是,他通过QQ在网上公布费用价目表,设有20多个项目,有价传授制毒方法。 据交代,在林某达落网前不久,陆续有六七个网友加入QQ群成为学员。学员有不懂之处要咨询,他会为他们解答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落网前,他一共获利1万余元。 目前,林某达因涉嫌犯制造毒品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余3名吸毒人员均系未成年少女,两名同安人、一名四川人,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揭秘 吸毒全程直播 另有淫秽场面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瓶子、一根吸管制作的简易“冰壶”。“17666……17666……17666……”对话窗口出现了数行文字,在激昂的音乐声中,10个视频窗口的人,在音乐中口含吸管吞烟吐雾并在网上全程直播。 吸食冰毒被吸毒人员叫做“溜冰”。17666和666则是“一起溜溜溜”和“溜溜溜”的谐音。在视频交友网站里,吸毒人员用这些“黑话”进行交流。很多吸毒人员穿着暴露,拿着“冰壶”吞云吐雾。有人怂恿别人再吸一口,有人不断询问:“感觉怎么样?爽不爽?” 据介绍,涉毒的视频交友网站注册用户达数千万,平时在线人数几十万人,开设有3000多个“房间”,设有可容纳10人至500人不等的大小“十人房”、“百人房”,吸毒活动主要集中在“十人房”中。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顾坚称:“在这个视频交友网站的千余个十人房中,超过10%的房间涉毒。” “十人房”隐蔽性很强,“房主”对房间设置访问权限,加入房间必须经过熟人引荐,且需要通过视频表演吸毒行为进行认证。 专案组提供的视频录像中,一群群男女在电脑摄像头前吸食毒品,伴随网站播放的音乐节奏,呈现吸食合成毒品后特有的亢奋状态,有的甚至还在网站上公然商谈毒品交易。 公安部禁毒局缉毒行动处处长兰卫红坦言看到网络吸毒状况时很震惊,“很多年轻人一天24小时开着电脑,从早到晚吸毒,吸得眼睛发直”。 西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二大队教导员潘峰介绍,一个名叫“泡泡”的房间的房主花开花落,24小时在摄像头前,休息时就把摄像头对着床,醒了继续吸毒。甚至有人在百人房中公然吸毒,向百名在线的人现场直播。据称,视频交友网站涉毒现象能追溯到2009年。 禁毒民警说:“有的‘房主’发展到后来开始在网上贩毒,以贩养吸。” 不过在厦门并未发现网上贩毒的现象,主要是网络视频吸毒。 厦门市公安局张警官介绍,网络视频吸毒,需要注册交会员费。会员分为一般会员、VIP会员、皇冠会员,一般会员会费200元/年,只能看到大房间;VIP会员可以私聊,比较刺激;而皇冠会员会费是4000元/年,可以私聊,可以网上交流心得,还可以看到一些淫秽场面。而厦门湖里破获的这起案件,涉案人员的会员级别就是皇冠会员。 知情人士透露,涉案视频网站是一个名叫“9158”的视频社区,而在央视播出的新闻视频中,也有网友发现了“9158.com”的字样。昨日,记者致电采访9158视频社区客服热线,接线服务员拒绝接受采访。 评述 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记者:为何网络吸贩毒开始猖獗,网络吸贩毒有何特点? 刘跃进:近年来,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娱乐场所聚众吸毒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这迫使吸贩毒活动逐步转入到更隐蔽的场所。网络吸毒也是在这个情况下出现的。 网络吸贩毒更隐蔽,更难以查处。它不受地域时间限制,节省时间、人力成本,却很容易达到群聚的效果。网络吸贩毒互动范围更广,互相之间可以不认识,潜在的社会危害更大。 记者:“8·31”专案中查处网络吸贩毒具体的操作中有哪些困难? 刘跃进:一是发现难,通过监管直接发现某个网站中有人涉嫌吸毒存在困难。 二是取证难。截至9月30日,公安部专案指挥部筛选了大量涉案线索,处理信息量达11000G。 三是落地难。大量涉案IP落地地址是网吧、酒店、出租屋,还有的通过无线上网,致使公安机关查到涉案网址后,无法确定查实现实中的具体嫌疑人员。 四是处理难,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定。 记者:针对网络吸贩毒的状况下一步预防和打击合成毒品的重点和措施在哪里? 刘跃进:针对合成毒品快速蔓延问题,我觉得宣传、教育是首要的。特别是让青年人,真正了解到毒品碰不得。另外,案件的查处也表明了我们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网络空间绝对不是“法外之地”。 另据东南网-海峡导报11月2日讯(记者 房舒 实习生 林春玲 通讯员 厦公宣 文/图) 19岁小伙从化工学校辍学后,把自己关在三楼 卧室变身毒品“实验室” 厦门警方参战公安部“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打掉两大窝点
![]() ▲林某达在宾馆里参与网络吸毒时,被警方当场抓获
![]() ▲在林某达房间里查获的各种制毒工具 林某达从某化工学校辍学后,平时就喜欢在自家三楼“搞实验”,当警方冲进房间的时候,就连他父母都惊呆了:儿子搞的实验竟是配置冰毒!昨日,厦门警方发布参战公安部“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的侦破情况,并同时发布了其中2个较大窝点的侦破情况。 19岁小伙在家研究制毒方法 9月6日,同安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属地派出所根据市局统一指挥,捣毁一吸毒窝点,并抓获制毒、吸毒嫌疑人林某达。 去年5月,林某达从某化工学校辍学。林某达家境不错,父亲早年靠养殖盖起了小楼,而且他又是独子,因此并不急着找工作。 而在林某达的父母看来,辍学在家的林某达平时挺乖,没事就躲在房间里睡觉、上网、听音乐,也不常出门。特别是今年过年后,儿子突然“勤奋”起来,找父亲要钱买了很多瓶瓶罐罐,还有一些药水,每天在房间里研究来研究去,父母问他干什么,他就回说“做实验”。 只是房间不时散发出阵阵奇怪的臭味,让父母实在狐疑。后来,母亲发现了儿子在吸毒,十分伤心。但令父母震惊的还在后面:今年9月6日中午,家里突然来了好多民警,冲进儿子一直反锁的房间一看,竟是一房间的制毒工具!其电脑中还存有大量关于制造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的方法、流程等资料。 其实,当日民警冲进去时,也吃了一惊:“事先只知道他在参与网络吸毒,这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而另一路民警在冲击位于大同街道环城路某宾馆419房间时,当场查获4名参与网络吸毒的人员,其中一名19岁男子就是涉嫌在家中制造毒品、传播制毒方法的林某达。林某达供述其经常在家研究制毒方法,并在网上兜售制毒技术。房间内另外3名吸毒人员均系未成年少女,两名为本市同安人,一名四川人。 目前,林某达因涉嫌制造毒品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余吸毒人员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拉电闸 逼出一窝吸毒男女 9月2日,湖里禁毒大队在市局禁毒支队、网安支队配合下,捣毁一位于嘉禾路的吸毒窝点。 根据线索,该吸毒窝点是一家位于嘉禾路的酒店式公寓。但公寓已被业主改为上下两层互不相通,且分割成6套用作单身公寓进行出租,每层、每间均有防盗门。警方无法确定嫌疑对象的具体房间位置。 苦思良久,警方终于想出办法:“当时天气还挺闷热,如果房间内断电,住户应该会出来查看情况,到时候可以一网打尽。”于是,在警方的指挥下,物业同时对该单位断水断电。果然,过了不一会就有住户出来。 正当一名吸毒人员骂骂咧咧探头出来时,被民警一下控制。随后,警方在1902室和2002室抓获10名正在吸毒的违法人员,缴获冰毒3克、麻古2粒及匕首3把,房间中的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一群男女拥挤在房间中吸毒。其中,杨某强和鄢某灿涉嫌容留他人吸毒,陈某等8人为吸毒人员。 警方冲击现场时发现,吸毒人员女子吕某斌正坐在电脑前实施网络吸毒的违法活动,其使用的电脑正是公安部监控的嫌疑目标,吕某对其参与网络 “多人视频聊天网站”的网络吸毒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杨某强、鄢某灿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检察机关起诉,8名吸毒人员被处以行政拘留,有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吸毒人员说,在网上吸毒给别人看,或看别人吸毒,都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因为吸毒是一种比较私密的事情,这样有一种窥探别人隐私的快感。”经办民警介绍。普通会员只能参与“低等级”活动,而要想获得VIP身份,就要交纳200元入会费;想升至“皇冠”则需4000元的年费。 新闻链接 出动警力300余名冲击涉毒窝点16处 9月1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集中侦破“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的抓捕行动。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毒品案件。该网站利用网络优势,吸引了大量吸毒人员在网站从事吸毒活动,表演吸毒行为,交流吸毒感受,甚至在网上进行毒品交易。 抓捕行动中,厦门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姜建群副局长为组长,禁毒支队、网安支队以及相关分局组成的专案领导小组,集中优势警力联手作战。网安部门认真组织对公安部提供的上千条数据进行排查,确定了16个涉嫌网络吸贩毒的窝点。禁毒部门及时进行实地摸排,制定详细的抓捕方案。 9月2日至25日,全市共组织统一清查行动3次,出动警力300余名,冲击了涉毒窝点16处,查处涉毒人员47名,其中现场查获吸毒违法人员13名、容留吸毒犯罪嫌疑人2名、涉嫌传授制毒技术犯罪嫌疑人1名,延伸发现吸、贩毒人员31名。
|
- 2011-10-31公安部破获万人网络聊天吸贩毒案
- 2011-10-31全国首例特大网络吸贩毒案告破
- 2011-10-31容留朋友吸食毒品无知少年获刑7个月
- 2011-10-30公安部破获网络吸贩毒案:嫌犯用摄像头展示吸毒
- 2011-10-30公安部破获网络吸贩毒案:嫌犯用摄像头展示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