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家长重视不够外来娃视力低 七成多没有戴眼镜

xm.fjsen.com 2011-11-01 18:13  戴懿 来源:    我来说两句

黑板上写什么?我看不见。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记者 戴懿 摄影 张淇辉)都看不清黑板了,却不戴眼镜;吵着向家长要,家长却说:“没钱,谁叫你看电视那么近!”近日,记者走访不少厦门招收外来员工子弟的学校,这些外来娃,一半以上裸眼视力低,而其中又有七成多不戴眼镜。

究其原因,除了一般的用眼不当外,家长的不重视,也是造成小孩深度近视的重要原因。

学校:小孩裸眼视力低 毕业才体检

云顶学校五年(1)班的苏诗婷、邓忻怡、吕龙森均视力低下。苏诗婷、邓忻怡都坐在第三排,邓忻怡一开始还看得清黑板,可是课上得越久,就越看越模糊,甚至要眯着眼睛,才能勉强猜出几个字。苏诗婷更是完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记者调查发现,云顶学校(前厦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有888名学生,其中706名小学生在裸眼检查中,发现有52.99%存在视力低下,其中,300度以内占了26.79%,600度以上占了5.89%。在金鸣小学,1000多名外来子弟中,视力低下的也将近一半。

记者发现,一些民办学校只有毕业班进行体检,其他年段平时不进行体检,无从得知学生近视情况。

学生:做完作业,搬把椅子看电视

造成视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用眼习惯,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有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超过60%的学生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近一半的学生喜欢在阳光下看书,而保持一定距离看书的学生却不到30%。

另一方面,孩子们也缺乏父母的管教。

几位孩子说:回家后,爸爸妈妈也不管我们,只要我们把作业做完,又不乱跑就行了。做作业时,我们坐着坐着就坐不住了,越来越往下趴。

吕龙森说,“妈妈不让我出门,做完作业没事干,就只能看电视。”有些家长忙,又担心孩子出门不安全,都把他们关在家里。吕龙森和苏诗婷每次看电视,都搬把椅子,坐在电视机前。往往等打工的父母回家时,孩子们已经睡着了。

金鸣小学校长郑老师在家访中发现,一些家庭依旧使用普通灯泡,灯光昏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做作业,对眼睛十分不利。郑校长曾建议家长换日光灯或者节能灯,但是遭到了家长的拒绝。

家长:“才近视一点,不用配”

云顶学校在对120名裸眼视力低下的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不到4%的学生经常佩戴眼镜,23.77%的学生偶尔戴眼镜,而72.33%的学生没有眼镜。许多学生希望能配眼镜或者矫正视力,但是对于打工家庭来说,几百元一副的眼镜实在不是一笔小支出。而且,这些打工父母认为,近视、弱视不算什么大毛病。

吕龙森的姐姐近视更严重,连看电脑都要眯着眼睛,于是妈妈给姐姐配了眼镜,却不给吕龙森配,“妈妈说,我才(近视)一点,不用配。”吕龙森说。

苏诗婷说,“其实我去年就已经看不清了,那时就和妈妈说看不清,想配眼镜,妈妈说,等发工资了再给我配,可是等了一年,都没等到。”有家长给孩子的理由是“没钱,谁叫你看电视那么近。”

专家:早治早省钱

厦门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潘美华说,来就诊的外来务工子弟往往已经近视几百度了。她给外来务工家长算了一笔经济账,相比为了省钱等到眼睛已经发育完全再进行治疗,如果早期介入治疗或者预防及时,花更少的钱取得的效果反而更好。

她说,外来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不如城市家庭的孩子,虽然没有电子设备影响,但是视觉环境也会影响视力。房屋狭小昏暗采光不足、长期在狭窄的环境里看电视等,都对正在发育中的眼睛有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也会导致外眼病发病率较高。

她建议,外来务工家长应多留意孩子是否有不良的用眼习惯,要及时矫正或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用流水洗脸,毛巾专用并两三个月更换,平时要多晒太阳消毒。看电视必须离电视2米以上,一次不超过半小时。

责任编辑:房小奇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