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喝水难到喝得健康 厦门供水外援百年三度升级
自建水库水厂仍难解渴 1926年,厦门建成了第一个商办自来水厂——赤岭水厂(现已停产),但是这个水厂只有5000吨的供水量,日均供水仅2615吨,且水价昂贵,主要向有钱人供水。直到新中国成立,厦门全市仅有3000个水表户。而大多数居民还是靠买水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除了专门为集美学村供水的集美水厂外,厦门先后新建了坂头—石兜水库、莲坂水厂、杏林水厂,厦门的供水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不过,供水设施落后,城市用水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971年,厦门岛夏旱水荒,多个工厂停产,市民用水苦不堪言,上万公顷农田因缺水而减产。岛内许多地方的自来水管也没水了,居民仍要靠挑水过日子。 陈伯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自来水开户费还挺贵的,安装自来水还很困难,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用。自来水用户申请要排队,安装一户自来水连申请,连管道和其他材料要花五六百元,这在那时是一大笔钱,所以一般是七八户共用一个水表。” |
相关新闻
- 2011-10-27美媒:中国瞄准海水淡化技术 将为世界供水
- 2011-10-24河北坝上为北京供水改善生态 农民遇政策性返贫
- 2011-10-18长沙安全用水进入蓝色预警 目前城市供水无忧
- 2011-10-13粤澳联合在珠海举行供水应急演练
- 2011-10-12厦门投40多亿保护水资源 供水将实现东西互济
- 2011-10-01独山甲摆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开闸通水县城告别缺水历史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