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十足的台湾木偶
台湾商家用纸皮做成一棵“树”
东南网-海峡导报10月30日讯(记者 林静娴/文 黄少毅 梁张磊/图)对百万大陆游客来说,台湾的文创产业是街头的选举文宣,是粉圆与奶茶交集的珍珠奶茶,是士林夜市,是诚品书店。台湾的文创人被认为非常善于运用创意、以小成本得到相当效果,创意已成为台湾新的经济动力和文化输出。借第四届文博会城市创意论坛举办之际,导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对岸的文创产业精英和学者,探讨“创意”与“生意”的微妙联系。
文化是柔性推动力
台湾凤梨酥原先的年产值是5亿元(新台币,下同),经过一番宣传包装之后,如今年产值达225亿元。台湾大溪老街原本跟随河运没落而荒凉,却因近来观光业的行销重整,使得历史美貌嫣然再现。
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台北市立美术馆原馆长黄光男说,台湾某知名服装生产商将他的作品运用到设计上,让原本普通的一件衣服卖到十几万元。他认为,所谓的文创产业是需要可生产和有利润的,重点是要有市场、研发能力、执行力和营销手段。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就是在创造符号的图腾,所谓的经济发展力其实是根植于文化之上,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柔性力量。而反过来,产业化也有助于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如何使产业有艺术性、开展性、实用性和美观性,这就需要创意。黄光男说,就像房地产,买卖房子是纯粹的生意买卖,但房地产的设计师、室内装潢师,都属于文化创意范畴。台湾的文创产业已不仅仅是商业,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才能成为吸引大陆游客的地方。
好产品创造新文化
法蓝瓷是一种以台湾为故乡、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瓷器艺术。它的创始人陈立恒所行销的,正是一个个文化创意精品。陈立恒告诉导报记者,创意的落实靠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然后复制和行销,才能铸就成功的品牌。“品牌需要文化的支撑。”陈立恒说,“就像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如果美国人不喜欢,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品牌。”所以他认为,能否凝聚文化共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元素之间,陈立恒更看重“产业”的重要性。他表示,一个文化再怎么精湛,都要通过产品来让大家体验,让人产生共鸣和共识。例如现代人不用骑马上班,不需要使用算盘,我们用汽车和计算机。也就是说一个产品改变了我们的习惯,塑造出新一轮的汽车文化和计算机文化。陈立恒希望法蓝瓷能传递“道法自然”的信息,比如用自然元素告诉大家要爱护自然。好产品可以变成大家的共识,从而产生新的文化。
两岸文创应携手合作
不可否认,在文化创意的运用上,台湾运用得很好。黄光男告诉导报记者,这是因为台湾的资源少,一定要用最少的资源做出最大的功效。陈立恒则说,由于台湾曾先后被西班牙、荷兰、法国、日本占领过,遗留的文化比较多元。此外,台湾比大陆更早变成世界工厂,让台湾比较有跟国际接轨的语言,懂得国际的通路、国际的服务和国际的品牌如何建立。
台湾在文化创意和行销方面发展较早,水平较高,但资源和市场不够。相比之下,大陆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文化创意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市场开发和挖掘深度不够。专家们指出,两岸在文创产业的各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未来应该携手加强合作。 |